卫生研究

“十四五”上海卫生健康发展目标:3+7

 

新民晚报(记者马丹)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了会议 在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宗明副市长介绍了《上海市卫生发展“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市卫健委主任吴静蕾、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夏克佳、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2020年上海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3.67岁

上海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健康卫生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扎实推进健康融合发展。长三角地区健康,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

2020年,本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户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3.67岁.上海市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2.66‰,每10万人3.66人。

特别是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上海出台了“1+5+1”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政策法规,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急指挥体系与监测 预警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科研体系、物资保障体系,夯实了公共卫生安全防线,牢牢守住了城市和国家的大门。

上海“十四五”健康发展目标:“3+7”

“十四五”期间,上海卫生健康发展将深入贯彻“人民的城市、人民的城市为人民服务”的重要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人民高水平健康发展奠定健康基础。 -品质生活。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上海的健康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3+7”,即:< /span>

p>

■“三个总体目标” :

一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高质量的卫生服务体系;

二一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健康城市样板;

三是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完善的城市之一.

■“七大目标”:

一、居民健康水平继续改善。公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6%,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达到37%;人均健康预期寿命达到71岁。

二是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现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重大流行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区域医疗中心服务水平显着提升,适度、综合、初步建立了持续性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三是医疗服务品牌更加突出。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创建了一批世界知名、国家领先的医学学科,重大疑难病诊治能力逐步提高。

四是健康服务业规模和质量显着提升,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五、卫生健康的智慧化程度不断提高,成为智慧健康服务高地。

六是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七是全行业治理水平显着提升,智能监管体系基本建立。

《规划》还提出了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平战医院床位数量、三级甲等19项发展指标。医院 使用互联网医疗等方式的复诊患者比例

Caption: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宗明副市长介绍了《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新民晚报记者马丹摄

< p> “十四五”更加注重公共卫生和数字化发展

《规划》提出4个方面12个重点 任务突出五个“更加关注”:一是更加关注城市发展,二是更加注重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三是更加注重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张和均衡分配,四是更加注重健康与健康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五是更加注重优质医疗资源的拓展和均衡配置。更加注重制度创新。

一是加强公共卫生治理。重点工作有两个:

一是继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现代化。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创建权威健康教育科普体系,开展精准健康管理服务,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深化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将健康纳入所有政策。

二是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加强监测分析预警和快速反应,加强应急医疗救治和应急物资供应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