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脊矫正热门,但主动健身才是更多人需要的
腰酸背痛增长,整脊矫正热门。
作者/晟杰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北上广打工人颈椎、腰椎问题全面来临,将畸形身体回正,是兴起的健身需求。
名为「美式整脊」的脊柱矫正法,密集进入运动康复门诊、健身房,以改善现代人腰颈疼痛、四肢功能受限。甚至在抖音平台,颇为犀利的复位手法和立竿见影的效果,能收获近万播放量。
如今常见的美式整脊技术,更像用双手修复患者的身体障碍——通过手法矫正人体脊椎的畸形状态,最终缓解神经系统紊乱,并还原一个活动自如的人类。
从近三年的医疗科学研究来看,接受整脊的患者在增加。但是,经历整脊修复后,更多人出现关节松动异常以及疼痛复发,而整脊复位导致的椎体动脉撕裂风险一度受外界争议。
相比被动的整脊矫正,更多现代人需要的,仍是主动健身。
■美式整脊
评估并修正脊柱半脱位以改善疼痛障碍,是美式整脊从上世纪创立以来的核心理念。但是,只进行被动的手法复位,是种治标手段难以治本。
比如早在2011年有肌骨医学期刊发现,局部的整脊治疗并不能改变患者竖脊肌电生理信号的异常。简单解释,即人体深层的致病因素没得到有效干预。
相较而言,帮助主动掌握正确运动能力,是改善功能障碍的科学方案。
即使在整脊领域,用美式整脊技术配合较多的核心稳定训练,往往对特异性腰痛产生更好治疗效益。甚至中国的正骨思想内,「筋骨并重」的本质在于,不但重视「脊骨」归位 ,还重视「肌肉」功能恢复?。
当然,系统的美式整脊(脊骨神经医学)已被证明有实际治疗价值。但矫正畸形身体的根本,不只在于被动接受手法复位,更在于主动改变日常生活的错误姿势,以及高风险代偿。
? ? ? ? ? ? ? ?
腰酸背痛增长,
整脊矫正热门
人体骨骼发出的夸张声响,配以令人心惊的复位手法,也许是更多人对美式整脊的初步印象。
美式整脊最早是种「替代医学」,于1890年由磁疗倡导者Daniel David Palmer创立,创立初期甚至经历了一段与主流医学背道而驰的魔幻阶段。
比如说,Palmer称其接触的第一例病患,通过颈椎复位恢复了听力,而之后关于脊医可治愈癌症、糖尿病甚至艾滋病的传闻屡见不鲜,甚至一度否认疫苗对公众健康的重要性。
但经历了百年科学迭代后,美式整脊逐渐被认可。从加入美国的医保体系,再到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承认为针对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的医疗模式。
■美式整脊内容说明图
来源:《探究现代中医正骨与美式整脊的异同》
在如今,美式整脊的诊断理论,更多是「脊柱半脱位」。通过矫正脊柱来改善脊神经被压迫的现象,恢复大脑对全身的控制,以人体的改善功能性紊乱。
基于这种诊断理论,当下的美式整脊,在全球十余个国家有着庞大的现代病患者基数,甚至始终处于增长状态。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2017年的全国调查结果,公众对脊医的求诊率从2012年的9.1%增加到2017年的10.3%。值得注意的是,截止2017年,全美瑜伽的练习率也仅达到14.3%。
■整脊需求增长态势
来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而在脊骨神经医学研究期刊Chiropractic & Manual Therapies中,也于全球范围内,收集了大众对美式整脊的普遍就诊需求。其中,下腰痛的患者占比达49.7%,颈椎疼痛为22.5%,四肢功能受限为10.0%。
同样在国内,除了运动康复门诊、健身房陆续采纳美式整脊,在抖音、B站等视频平台热度不低。因为直观的手法复位,以及上、下交叉综合症等畸形体态的快速矫正效果,都是流量大增的关键原因。
但另一方面,整脊存在治疗作用局限。
比如说,医学期刊BMC Musculoskelet Disord于2011年发表研究,证实仅应用手法治疗,无法改善慢性腰痛患者皮质脊髓束的功能异常。
而频繁整脊后,也将面临关节失稳。例如颈椎和胸椎的频繁松动,会关节囊韧带丧失弹性,而对于关节活动度较高的患者,更应谨慎执行手法操作。
? ? ? ? ? ? ? ?
相比被动整脊,
更多人需要主动健身
从996现代病的治愈方法来说,与其被动整脊,更多人需要的其实是主动健身。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