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研究

胥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宝川:做“金牌”家庭医

 

?关注

“我是李宝川医生的粉丝”“我们全家都是李宝川医生的忠实粉丝”……走进仪征市胥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的居民提起李宝川,说的最多的词就是“粉丝”。

▲ 李宝川在为患者做诊治

“粉丝”不仅仅体现了这种基层医疗机构医患间的亲密关系,更是证明了居民们对于李宝川这个家庭医生的高度认可。而获得这种信任,李宝川靠的是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让她成长为一名村民信赖的“金牌”家庭医生。

练成圣手治顽疾

“打铁还需自身硬”。她深知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提升自己,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走上工作岗位后,即便工作再繁忙,她仍然习惯于利用点滴时间浏览医学专业网站,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知识讲座、学术交流、技能竞赛等,苦练过硬的基本功,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很快,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成了单位的业务骨干并担任医疗组长。

2015年,她成功抢救复苏了一名心跳呼吸骤停的外地患者,患者在痊愈出院后送来了感谢信。此事还被当地电视台进行了报道。曾有一个患者,因为长期髋部疼痛,反复就诊于多家医院,病情始终无明显改善。去年患者找到她,她凭借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觉得这个患者的病另有隐情,一番筛查后发现肿瘤指标异常升高,立刻帮其联系上级医院转诊,确诊贲门癌。老人后来病情恶化,坚决拒绝任何治疗,老人的子女万般无奈找到了她,说老人只听她的话,也只接受她的治疗,于是她二话没说,把老人安排住院,每日给老人开导疏通心理,在后来的随访中老人子女说,看过李医生后,老人有了信心,积极锻炼和补充营养,现在精神状态都很好。

健康管护“全周期”

近年来,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她走到了服务的最前线,承担起了家庭医生的光荣职责。她和她的团队所签约服务的新村社区是中国核工业部华兴公司的退休职工,常住居民有3000多人,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方言浓重,交流起来很是费劲,还有很多高龄空巢老人,腿脚不便,就医极其困难。李宝川始终抱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每一位来就诊的患者都能做到认真施诊,时刻为患者着想,从检查到治疗,都为他们精打细算,合理用药,尽量降低医疗成本。她也曾有机会调到城区医院,但是她都婉拒了。她表示,如果好一点的医生都去了城区医院,那么谁来为基层群众看病?基层医院更需要自己。

起初进驻社区时,通过检测她发现很多居民的血压、血糖都不达标,而且居民的健康意识较差,为此,她组织居民多次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刚开始时,居民们对她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如今只要她开设讲座,场场爆满。通过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药物调整,很多慢性病患者在她指导下,血压血糖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李宝川俨然成为签约对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家。村民感慨地说:“李医生让我明白,只有自己管理自己,和自己的身体做朋友,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排忧解难是亲人

新村社区一位空巢老人,曾因为脑梗死后遗留半身不遂,同时伴发糖尿病,出现抑郁情绪,自暴自弃,血压血糖均控制不佳。她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联系各科室和上级医院专家,对其病情进行会诊,给予综合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并能生活自理,老人也重拾了生活信心,如今只要血压、血糖有波动,都会主动找她咨询。

在李宝川看来,为新村居民排忧解难是自己份内的事,从不宣扬和抱怨,但是新村居民都记在心里,对她交口称赞。如今对新村社区老人来讲,李宝川就是他们的贴心小棉袄,有个头痛脑热就会给她打电话,行动方便的就自己来门诊找她,行动不便的,李宝川就直接服务上门。虽然做家庭医生琐碎辛苦,可是每次看到老人们信任的眼神,她就有种莫大的满足感。